自從離職和維維走路環島回來後,因為岳母的關係轉介,祥笛幼兒園需要我幫忙拍些活動的照片,和他們開始有了接觸。
開始拍攝的過程中,從鏡頭裡觀察那些小朋友,發現他們十分快樂、活潑、自在、又佷有自制力。
當他們玩耍的時候,便盡情地玩,簡直是-----玩瘋了。
到了上課時間,又能立刻收心,安靜下來。看著他們靜坐冥想時,每個幼小的表情是如此的專注,輕聲唸著……我是光……在一旁拍攝的我,也被他們這樣的專注安寧而感動。
每次用餐或吃點心時,他們也會靜心感恩,感謝食物滋養了自己的身體,以一種敬意,和食物連結,享受生命的美好。
吃完了,好開心地拍拍盤子,高興地說:我吃完了!然後,規規距距地把盤子放到洗碗槽的水槽裡,再開開心心地玩耍去。
唱遊的時候,快樂盡情的唱歌和跳舞。
聽故事的時候,專注而安靜;不想聽的小朋友,就自己靜靜地到一旁,自己找喜歡的故事書來看。
在戲劇課的練習中,每個小朋友都欣然地投入,把肢體儘量地展放開來,感情也展放開來,放開、放開,沒有羞澀和不自在。由靜而動,從做地板操開始,然後盡情的跳躍。
說故事的時間,說的是小朋友自己的故事,義工老師拿著每個小朋友的相本,問說:這可愛的是誰啊?小朋友開心地說:就是我啊!那麼很棒的某某在做什麼呀?小朋友又得意地說:我在開飛機呀!……在說自己的故事中,讓小朋友更了解自己。
其他的創作課,小朋友也快樂地做著自己的東西,沒有範本,沒有標準,沒有應該怎麼做,大家一邊做,一邊聊天,又一邊笑。看看別的小朋友做得很棒,自己也做得很棒,玩粘土是快樂的。
最讓我一邊按相機快門,一邊感動到流眼淚,都快看不清取景窗的,就是畢業典禮那天,畢業的小朋友要幫媽媽洗腳。小朋友從人群中牽起媽媽的手,走到場中的小椅上,跪下來或坐下來幫媽媽洗腳,一邊用沾濕的毛巾擦媽媽的腳,一邊說著感謝媽媽的話……媽媽也給小朋友一個禮物紙袋,裡面裝的是媽媽對小朋友的祝詞,祝小朋友在每個階段的長大中更能做自己。
畢業典禮那天,小朋友的戲劇練習終於上場,演出的是生命的故事。講述每個生命都是一道光,都是一個愛,在共同的生命相會中,去體驗愛和體驗自己。小朋友的專注、認真又自然的演出,讓我深深動容。
所有的演出完成,最終的時候大家點起蠟燭,要把這份光與愛分享出去,傳播出去。
寫這篇,看起來像是為祥笛做宣傳,就算是吧。
幫他們做記錄拍攝半年了,自己很感動這些看到的事,感受到這樣子對待小朋友的方式和一般所見的很不同。有時自己會想,如果維維小的時候是在這樣的園地成長,而不是一般的幼兒園,會有什麼不一樣?
最近收到祥笛的資料:沙迪亞賽祥笛幼兒園教什麼?
自己看了它的內容,發現這不是我對維維教育的方式嗎?陪他一起學習。但是,祥笛的方式又比我自己的土法煉鋼更為完善,因為,它積極地培育小朋友能「自己幫助好自己」。
沒有人的人生可以由別人替代,沒有人能幫別人過活,不管有多少資源,有多少朋友,每個人終究必須自己面對自己,自己幫助自己,自己站起來,自己活下去,自己創造自己的未來。
所以,我徵得了祥笛的同意,把他們的文章放到這裡,讓有興趣的朋友閱讀。倒不是鼓勵每個人都到祥笛去,而是能藉由他們的心得,讓我們在教養子女時,有不同的思考。
我會把小孩教養成什麼樣子?這一直是我最在意、最留心的事情。
我最不希望的是,維維像我一樣,在四十幾歲時,回頭上了一堆心靈成長課後,才若有悟地說:經過十年的探索,我終於明白了自己人生的所愛。
若對沙迪亞賽祥笛幼兒園有興趣,這裡是他們的連結:http://blog.yam.com/ssehvtw
以下呢,是轉載自祥笛的原文:
沙迪亞賽祥笛幼兒園教什麼?
在每一天孩子們上課之前,祥笛的老師總是不時地提醒自己這個問題,然後盡我們所能地讓問號變成驚嘆號。
沙迪亞賽祥笛幼兒園的教學,並不像坊間的一般幼兒教育,安排許多具有「功能性」的課程,讓孩子能具體的表現出顯性的各種才藝、能力,甚至最好是能有超齡的認知發展,方便說服討好家長能安心、放心,讓孩子繼續留下。
SSEHV(沙迪亞賽人類價值教育)的教學四要是「真實、有意義、有幫助、有趣」,雖然理論上抽象,但是我們的教學內容卻清楚可見,希望能深入孩子的內心,讓孩子可具體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中,並能轉化提昇自己。
所以我們總是鼓勵孩子:
幫助自己學習擁抱、幫助自己穿脫衣襪、幫助自己整理寶貝袋、幫助自己吃點心、幫助自己懂得感謝、幫助自己輕聲細語說好話、幫助自己和同學分享玩具、幫助自己靜坐冥想、幫助自己舞動身體、幫助自己和諧地歌唱、幫助自己練習深呼吸、幫助自己變成一棵大樹、幫助自己朗誦勵志小語、幫助自己認真地整理環境、幫助自己耐心等待、幫助自己閱讀、幫助自己在繪畫創作中表達、幫助自己在故事當中思辯、幫助自己在守護小天使中自省、幫助自己在困難中勇於挑戰、幫助自己在遊戲中快樂地學習……,我們只是一直不斷地引導、守護著孩子們學習著「幫助好自己」。
因為,這樣才能夠讓他們,真正的認識自己、發展自己正確的價值觀。
賽巴巴說:「教育不只是為了生計,而是為了生命!」
我們耳熟能詳的教育理念:「不是給人們魚吃,而是教人們學會釣魚。」但是在孩子的啟蒙教育中,我們是不是更該先讓孩子知道「什麼是魚?」「什麼是釣魚?」「只能選擇釣魚嗎?」
而且最優先的課題必然是:
讓孩子先好好地認識自己,因為這是整個世界存在的意義,一個不認識自己、無法幫助好自己的孩子,即便會釣魚、唱歌、跳舞、賽車、算帳、蓋房子、寫程式、動手術……,我們都知道蓋在沙灘上的城堡最後的命運。
在現行的國教體制教育下,我們孩子一旦進入其間,便是一路往「學業優先」的方向奔去,還會什麼時間再回頭「認識自己」呢?難怪在讀了十幾、二十幾年書後,許多人一旦面對現實的生活,反而要主動地四處探求哪裡有最棒的心靈成長課程,不惜花費金錢、時間、精神,務必報名參加的原因了。
SSEHV提倡「真理、正義、和平、愛、非暴力」的價值教育,讓孩子在信賴與安全的環境中,嘗試各種可能性,在充滿了「幫助、認識、發展自己」的活動作息中,直接體驗,並在生活中實踐!
沙迪亞賽祥笛幼兒園引導孩子們認識自己,因為真正認識自己的人會有愛,而愛,是伴隨一個人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資產。
祥笛的老師們,守護著孩子怎麼靠自己的力量,得到這一份資產,並且在愛與謙卑的服務當中彰顯其價值。
這裡是祥笛糼兒園的格子:
http://blog.yam.com/ssehvtw
.